“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事,不只是武侠圈有,咱们文坛也屡见不鲜。发现别人写诗写不下去了,如果自己能帮上点忙,文人们似乎都愿意出手。
比如当年朱元璋当着大臣的作诗,只写了两句就写不下去了,幸亏遇到了一个过路书生,帮他续写了后两句。朱元璋一高兴,直接给小书生封了个官。本期笔者要和大家说的,也是一个路人“拔刀相助”的事。
(资料图片)
颇有意思的是,这次遇到难事的是著名文学家王阳明。了解明史的朋友应该很清楚王阳明在明代的地位,他是众多领域的集大成者,在文坛也颇有地位。一天,王阳明和几位下属一起出巡,路过鄱阳湖时被困住了。湖面上起了大风,船只无法载人,无奈之下他便想起了赋诗解闷。
当时他眼前之景是面前一片湖水,湖两边群山耸立,山上还有一只石牛。于是王阳明就此景,作了这样两句诗:
安仁铺内倚阑干,遥望孤牛俯在山
这两句诗一念出口,王阳明身旁的下属立马就拍起马屁来了,连连说:好诗,好诗!
其实我们现在来看,这两句诗其实写得挺一般,至少笔者个人觉得有点儿对不起王大才子的名号。首句写的是自己倚靠着湖边的阑干;次句写自己遥望山两旁的孤牛,看着它由山上俯视湖面。这14个字没什么很地道的用词,也谈不上什么意境之美。不过这毕竟是即兴想的,咱也不能要求太多。
不过,让王阳明着急的是,只作了这两句后,他就发现自己写不下去了。当着下属的面写不下去了,这可如何是好?面子该往哪儿搁?
正在他着急时,旁边有一台花轿里传来了一个纤细的声音。花轿里的新娘子出手助其一臂之力,念出了后两句:
任是牧童鞭不起,田画荒尽至今闲。
一样是即兴之作,这两句诗比起王阳明的原诗,确实高明了不少。这14个字围绕着王阳明诗中的“孤牛”,写得颇为有趣。那牛是不会动的石牛,牧童拿鞭子抽,它自然是不动的。可能读者会觉得奇怪,为何这位才女会把田荒的罪名归咎于石牛,这岂非荒唐?
事实上,才女这样写是有深意的。当时明代地方官吏腐朽,经常拿着俸禄不办事,所以她才借石牛来讽刺这些人。王阳明当然知道她什么意思,打心眼里佩服起这个姑娘来,果然是高手在民间。他十分谦逊地朝着才女作了个揖,然后又命人送上厚礼,作为姑娘的嫁妆,然后才离去。
才女也没想到这位读书人模样的男子,出手如此阔气,正在纳闷。旁边一位认出王阳明的路人,便对她说道:“你可知你帮的是谁?” 才女摇头,路人告诉她:阳明先生。女子大吃一惊,后来这件事在当地成了一段佳话。
其实论才华,这位不知名才女显然是无法与王阳明相比的。她写的这两句诗之所以有水平,其实就证明了一句老话:艺术源于生活。很多时候写诗词,拼的并非文采,而是对世事的体悟。大家还知道哪些类似的例子吗?欢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