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新民网】汽车是人们日常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许多消费者付出了大笔金钱,却没有买到放心车、安心车。记者今天从中消协了解到,今年一季度全国消协组织收到汽车及零部件投诉10552件,同比增长2.39%,已连续三个季度投诉量破万件。随着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技术的快速发展,汽车消费领域的消费者投诉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趋势。
燃油汽车存在“老大难”问题
燃油汽车仍然是汽车消费市场的主力,市场占有率相当大。而且,燃油汽车的结构相对复杂,涉及发动机、变速箱、排气系统等多个部件,引发消费者投诉的问题也不少。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中消协分析投诉发现,燃油汽车相关投诉主要集中在长期存在的几个“老大难”问题上:一是与车辆安全相关的质量问题。如巡航定速功能故障、发动机或变速箱故障、刹车失灵、发动机漏油、车辆自燃等。二是与部件寿命相关的质量问题。部分品牌汽车为降低生产成本,对部分零部件进行减配,使使用寿命显著降低,一些部件甚至刚过保就损坏。三是与驾乘体验相关的质量问题。如中控触摸屏失灵、倒车影像延迟、倒车雷达失效、天窗漏水、车辆抖动、低频异响等问题。
新能源汽车投诉重点是安全
中消协分析指出,新能源汽车主要存在四大问题:一是新能源汽车电池故障。如行驶中续航突然断崖式下降或动力电池突发故障断电导致“趴窝”,车辆行驶、充电或静止过程中突发自燃等。二是未经消费者同意单方“锁电”。一些新能源汽车品牌为降低电池使用安全风险,在未告知消费者的情况下,通过远程升级系统对消费者车辆的充电功率、放电功率或电池容量进行限制,导致车辆充电速度下降、动力减弱、续航里程缩短。三是智能辅助系统相关问题。如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失灵、主动刹车迟钝、中控黑屏死机、感应雷达和摄像头等传感器失效等。四是刹车失灵问题。消费者反映部分品牌汽车存在刹车失灵问题,引发重大安全事故。
过度宣传或虚假宣传
中消协相关负责人介绍,虚假宣传的重灾区一是续航里程缩水,部分品牌型号汽车冬季续航里程甚至“腰斩”或“膝盖斩”,二是车辆配置与宣传不符或“超前宣传”,一些品牌汽车在官网或4S店宣传具有远程智能泊车、高端芯片、碰撞预警或L3级自动驾驶等功能,但消费者实际购买的车辆并无相关功能、配置或功能尚未上线。
虚假宣传不仅让消费者花了冤枉钱,还可能导致严重事故,危及消费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以经常被商家当作卖点宣传的“自动驾驶”为例,实际上,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汽车大多只具备L2、L3级辅助驾驶功能,离真正的自动驾驶(L4级或L5级)还有很远距离。但消费者分不清这之间的区别,以为自己的车真的能够自动驾驶,在开车时出现分心、过度依赖车辆系统等情况,导致事故发生。
中消协相关建议
对此,中消协建议尽快建立健全汽车领域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协调机制,加强汽车消费全生命周期监管,强化各部门之间对汽车生产、进口、销售、登记、维修、二手车交易、报废、关键零部件流向等环节的信息互通共享和工作配合,加大对汽车生产、销售等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督检查力度,依法查处汽车合同、宣传、销售、维修等各环节的违法行为,调查、防范因减配、降质带来的车辆寿命减损和安全隐患,及时处理消费者反映的问题和诉求,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
关注智能网联汽车安全,智能网联汽车面临着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等方面的挑战和行车数据归属方面的争议,亟需加强对智能网联汽车的准入、算法等方面的监管,建立有效的责任认定和事故处理机制,保障消费者的人身安全,促进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健康发展。智能汽车生产企业和服务平台运营企业应采取合法、正当方式收集、存储、使用和共享相关数据,并根据消费者需求提供行车数据,形成可供消费者实时查询的可读模式。建议加快研究制定智能网联汽车网络安全、数据安全、数据归属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支撑智能网联汽车行业规范有序发展。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的逐渐提升,中消协也建议相关配套服务也应当进一步完善。充电桩是新能源汽车最重要的配套服务设施,建议优化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配套服务供给,提升公共充电桩等设施的有效供给水平,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个人充电桩的资源共享。新建居住社区要按照有关城市停车规划和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要求建设充电设施,确保固定车位100%建设充电设施或预留安装条件。(新民晚报驻京记者杜雨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