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政府建设塑强发展新优势
山东50类电子证照在500个事项中全面应用,电子证照累计调用3.73亿余次
□ 本报记者 王鹤颖
(资料图片)
本报通讯员 马唯硕
人的一生需要跟各种办事手续打交道。拿“出生”来说,孩子生下来,得办出生证明,上户口,办医保社保。“听说原先办这些事情要跑8个部门,办完至少得5天。现在只需要在手机上填1张表单,拍照上传3份材料就可以了,3分钟搞定,比‘网购’还快。”4月6日,家住日照市东港区秦楼街道的“新手妈妈”刘女士在“爱山东”App上顺利办结了新生儿出生全部业务。
作为山东人民“掌上办事”的总平台,“爱山东”注册用户数已突破1亿,可亮证电子证照数达558类,日活数峰值超过800万。凡是通过电子证照、数据共享可以获取的信息,逐步不再要求企业和群众提供纸质材料,实现“数据代替群众跑”。如今,山东省内政务服务事项超90%“掌上通办”、超80%全程网办,162项事项“跨省通办”、314项事项“全省通办”,260余项事项“智能审批、秒批秒办”,服务场景持续走向智慧化高效化。
群众办事的小变化,背后是政府运行的大变革。近年来,我省深入开展“双全双百”提升工程,全领域推进“无证明之省”建设,打造“24小时不打烊”的网上政府、掌上政府。截至目前,山东50类高频电子证照在500个常用政务服务事项中全面应用,电子证照累计调用3.73亿余次。这也意味着,老百姓累计少交了3.73亿余份纸质证照。
今年,山东将打造“数字政府”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数字政府建设锚定“走在前、开新局”不断加力提速。
“通过统筹汇聚政务数据和社会数据,我们强化关联分析和挖掘应用,提升政府基于大数据的科学决策能力和风险防范水平。先后建立了山东经济运行监测分析等体系,开展经济动态监测、趋势研判,全省经济运行调节数字化水平明显提升。”省政府副秘书长、省大数据局局长孙起生介绍,为进一步提高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我省高标准推进全省“一网统揽”综合慧治平台建设,构建省市一体、高效协同的全省经济社会运行态势感知体系和可视化指挥调度体系。
“城市大脑”是提升城市发展能级的重要着力点。我省建立了全国首套省级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地方标准,组织建立省会、胶东、鲁南经济圈智慧城市区域联盟,形成了全省智慧城市协同发展格局。截至目前,山东16市全面建成“城市大脑”,建成1200余个智慧社区;全省“一网统揽”综合慧治平台实现与各市“城市大脑”互联互通,为城市运行、社会治理提供了有力支撑。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也在不断提速。一方面,我省统筹推动“网、云、端”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建成5G基站16.06万个,全省各类数据中心总数达到294个,在用标准机架数较2019年翻了两番;另一方面,加快推进交通、市政、水利等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如今,全国里程最长的智慧高速公路(京台高速泰安至枣庄段)已全面建成通车,山东省高速公路ETC车道覆盖率达到100%,5G智能电网实现16市全覆盖。
“信息动脉”畅通后,如何实现海量数据资源的高效利用?“青岛市‘城市云脑’共汇集50亿条政务数据、1万项数据资源目录。为用好这座数据富矿,我们建成全国首个公共数据服务平台,利用‘数据沙箱’技术,在保障数据安全的情况下,向产学研用各方提供多场景需求的公共数据,持续激发数据要素的活力。”海信网络科技智慧城市事业部总经理李建伟说。
下一步,山东将继续深入开展“数源、数治、数用”行动,推动各级各部门加强数据源头供给,开展数据治理、提高数据质量,全方位打造创新应用场景为数字经济赋能加码;同时,积极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建设,依托山东数据交易有限公司,建设完善全省统一的数据交易平台,试点推行数据(产品)登记,积极推动建好用好数据创新创业共同体。